有趣的活动策划集锦七篇
有趣的活动策划 篇1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嘴巴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嘴巴。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爱护自己的嘴巴(不吃不卫生的东西,不把坚硬的东西放进嘴里。)
活动准备:
1、吹的(气球、风车、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话筒、录音机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有吸管的饮料、牛奶等。
活动过程:一、猜猜哪里发出的声音
1、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轻轻唱歌。
2、问幼儿听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
二、幼儿谈论嘴巴的用处
1、小朋友,你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处呢?
2、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教案《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嘴巴》。
三、幼儿游玩:“Mouth乐园”
1、教师:“今天是天线宝宝的Mouth乐园第一天开张,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游玩,你们开心吗?”
2、引导幼儿去嘴巴乐园游玩,嘴巴乐园里有音乐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儿可以自由地去各个屋游玩,尝试用自己的嘴巴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1)、谁能告诉我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样玩的?(幼儿可以边示范边回答)。
(2)、你还看到别人用嘴巴干什么?
4、教师小结:我们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来又能说,又能唱来又能吹,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嘴巴
1、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嘴巴?”
2、教师提问: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呢
(1)、坏苹果、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2)、坚硬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3、小结:嘴巴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如果把嘴巴伤害了,人就会很痛苦。
有趣的活动策划 篇2活动目标
1.走不同脚印的小路,发展走、跑、跳的动作技能。
2.大胆探索不同脚印的不同走法,培养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增强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体验挑战成功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一盒,规整排列的全掌脚印、不规整排列的全掌脚印、不同脚印(前掌脚印和后掌脚印)、组合脚印(全掌脚印、前掌脚印和后掌脚印)小路各一条,鞋架两个,泡沫垫若干,戏水池,毛巾等。游戏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共同赤脚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场地上,复习小脚的结构,激发活动的愿望。
2.随背景音乐进行小脚热身运动:小脚走路好神气(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小脚跟儿抬起来,脚尖轻轻来走路——长高了;脚尖儿累了歇一歇,翘起脚尖脚跟走——变小丑;小脚小脚真能干(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猜想出脚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脚印。
师:用小脚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脚印就会不一样,有的是整个小脚掌,有的是前脚掌,有的只是后脚掌。真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验证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脚印小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多种方法走过小路。
(1)排列有序、规整的全掌脚印小路。
师总结:这就是全脚掌走路时印在地上的小脚印,刚才小朋友们用不同的方法走过了这条全掌脚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着走,有的跑着走,都很平稳。
(2)排列无序、不规整的全掌脚印小路。
师总结:这条全脚掌脚印小路,小脚印有的靠在一起,有的距离较远。小朋友们用了单脚跳、双脚跳和小步走的方法走过了靠在一起的小脚印,用大步跨和大步跑的方法走过了距离较远的小脚印。
3.不同脚印(前脚掌和后脚掌的脚印)的小路。
师总结:这条小路上的小脚印,有的是用前脚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后脚掌走路留下的,小朋友们用高人走的方法走过前脚掌脚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过后脚掌脚印。
4.组合脚印(全掌脚印、前脚掌脚印和后脚掌脚印)的小路。
师总结:这条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脚印,小朋友们看着小脚印的模样变换不同的走路方法,一会儿走,一会儿跳,一会儿高人走,一会儿小丑走,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5.游戏:比一比,看谁快。
教师展示四组由四条小路组合而成的长长的路,幼儿站成四列纵队,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走、跑、跳的动作技能。
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用不同的方法、变换不同的动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脚印的小路,真是了不起!我们的小脚真的很能干!
(三)结束部分
1.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播放背景乐):一起背靠着戏水池坐下来,伸直小腿——拍一拍;小手向后撑住地——动动小脚;小脚尖勾一勾,脚背伸直绷一绷,碰一碰;小脚一起向左转一转,向右再来转一转;左摆右摆,一前一后,动一动,点点头;慢慢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摸摸小脚,挠挠脚底心儿,哈哈——小脚真可爱!
2.幼儿围坐在戏水池边,洗干净小脚,穿好鞋子,结束活动。
有趣的活动策划 篇3教学目的:
1、让幼儿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相结合,画出有趣的下雨天。
2、在幼儿想象画出人物动态情景的基础上通过有趣的玩色游戏,学习色彩的明度,冷暖,色相对比。
教学准备:
1、色彩大拼盘图一张。
2、幼儿用纸、笔、颜料、卡纸 、每人一份。各组棉签、棉线、擦布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认识色彩明度对比讨论。(出示色彩大拼盘)
1、你们看到了这色彩大拼盘有什么感觉?
2、上面有那些颜色?(有了这些颜色产生强力 对比)
3、那些颜色最亮?那些颜色最暗?那些颜色最深?那些颜色最浅?
4、怎样使颜色变浅呢?(一种原色加白)
二、讲解玩色方法
今天,我们来玩色彩冷暖对比,明度变化的游戏。
1、色彩冷暖对比: 如画雨点,我们可用五彩缤纷的颜色来画。比如 色调画彩雨时,首先要考虑画纸底色的对比,最好用冷色的卡纸作雨天的背景,如(深蓝、紫色、黑色)等。
(试一试:师生一起在自己的纸上用棉线蘸以暖色为主的颜料拖画雨点或用棉签点画。)
2、色彩明度变化:如画水花,我们可用笔蘸普蓝 ……此处隐藏2769个字……以当孩子们发现藕是“臭”的时候,教师没有因为幼儿的发现违背了原计划而显得束手无策或反复让幼儿闻以达到教学目标,而是灵机一动,接着反问:“为什么你闻到的藕好像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呢?”自然而然地引导出藕是生长在淤泥里的话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更能体现出教师对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视的。
4.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原则本次活动有一个环节是探索藕中间的那么多孔到底是不是空的,教师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材料的不同材质为幼儿准备了多种操作材料,有比较坚硬但有较强可塑性的电线、有较柔软但不会分叉的玻璃丝带、有空心但外表直直的吸管、也有随意变化的水。在操作过程中,幼儿选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每一种材料的尝试都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惊喜。本次操作活动不仅仅是让幼儿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
有趣的活动策划 篇6中班音乐活动:有趣的音符
活动目标:
1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们的名称,符号和特点。
2能根据音符的符号拍出节奏,并创作节奏。
3复习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活动准备:
教学卡片(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
小狗卡片若干个,小音符每人一份,纸,胶水,小星星若干个,音乐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小朋友,你们想听着音乐跟老师做游戏吗?那请小朋友轻轻地站起来,小嘴巴不说话。”(边听音乐,边跳边拍手)
2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据音符拍出节奏。
(出示高音符号和低音符号)“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是谁吗?对了它们是高音妈妈和低音爸爸。它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我们看看带来了谁?(出示小狗)这只黄色的小狗它喜欢叫一声,看看还有谁?这只红色的小狗喜欢叫两声。还有一个小狗来了,这只蓝色的小狗不喜欢叫的,所以它不出声。好。我们拍着手一起来学一下小狗叫。先在小朋友来看一下老师把小狗换一下位置,先在多了什么呀?好,我们来拍一下。黄色的小狗带来了它的好朋友音符宝宝(出示四分音符)这个黄色的音符宝宝和黄色的小狗一样,喜欢出一声(师拍一下手)它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红色的小狗也带来了它的好朋友,红色的音符宝宝,它和红色小狗一样喜欢出两声,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蓝色的小狗也一样带来了好朋友蓝色的音符宝宝,这个蓝色的音符宝宝也和蓝色小狗一样不喜欢出声,它的名字叫休止符;这些音符宝宝都能拍出好听的节奏,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师拍一拍。
节奏:
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拍得好,愿意出来表演一下(请若干幼儿出来拍节奏,给于表扬)
(出示所有符号)高音妈妈和低音爸爸要带着音符宝宝回家了,我们来跟它们说再见(高音妈妈再见,低音爸爸再见,二分音符宝宝再见,四分音符宝宝再见,休止符宝宝再见。
3游戏:摘星星
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那老师要请坐得好不说话的小朋友来玩摘星星的游戏,看看小星星背后藏了些什么?
(师先示范游戏玩法,再请幼儿进行游戏)游戏玩法:听音乐《闪烁的小星星》做动作,到音乐结束时,伸手摘星星,读出星星背后音符的名字和知道它的节奏。
4操作:好听的节奏
请幼儿把自己桌面上的小音符粘在白纸上组成一个节奏,然后拍出自己所创作的节奏
5小结,结束活动。
有趣的活动策划 篇7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脚,知道小脚可以做许多事情,并喜欢自己的小脚。
2、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小脚,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体验小脚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木头积木和篮子若干、成人的鞋子(幼儿每人一双)、幼儿的鞋子(一双)、伴奏磁带《大鞋和小鞋》、爸爸妈妈和宝宝的脚印
活动过程:
一、了解小脚丫的特征及功能
师:小朋友,你们的小脚丫在哪里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脚,那我们的脚有什么本领呢?
1、请出小脚丫
师:小脚的本领真大呀,现在把我们的两只脚宝宝都请出来吧。请把你们的鞋子藏到凳子里面。(教师示范操作,师生共念儿歌:缩起小脖子,拉起长鼻子,弯弯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2、观察小脚丫
师:你们看看我们的脚上面有什么呀!(大脚趾、小脚趾……)那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只脚上有几个脚趾头呀?(一、二、三、四、五)
师:对了。有5个脚趾头,还有什么呀?(脚背:那请你们摸摸脚背,摸上去怎么样啊?)(硬硬的)(脚底:我们一起挠挠你的脚底心,有什么感觉啊?)(痒痒的)
小结:你们真聪明,我们的脚上有脚趾、脚跟、脚尖。(如果孩子说到脚底,脚背则教师一起小结)
3、小脚夹积木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教师出示积木,另一教师把篮子放在指定位子)现在我们要用脚来试试把积木夹到篮子里面,你们猜行不行啊?好,那你们自己去找一个空的地方吧。(教师和幼儿共同用脚夹积木)
师:你们觉得用脚把积木夹到篮子里,感觉怎么样啊?(请一幼儿上前操作并回答)哈哈,有点困难吧。还是用我们的手把没有夹完的积木放到篮子里吧。用手来捡积木感觉怎么样啊?
小结:是啊,小脚虽然有脚趾头,但是却没有我们的小手灵活。现在让我们的脚宝宝穿上袜子吧。(教师根据大部分幼儿穿袜子的进度念儿歌: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起长鼻子,穿好小袜子)
二、游戏:穿大鞋
师:袜子都穿好了吗?(另一教师将大鞋摆放在指定位子)你们自己的鞋子先不要穿哦,看,这里有许多大人的鞋子,你们去随便穿一双走一走,感觉会怎么样呢?(教师穿上孩子的鞋,孩子穿上大人的鞋,边走老师边指导:你们走路方便吗?我穿你们的鞋子很不舒服,太小了,你们舒服吗?哪里不舒服?等等)
师:请小朋友们穿着大人的鞋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谁来说说你穿着大鞋走路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是呀,宝宝的脚小,大人的鞋太大了,穿上去不方便。老师的脚大,穿着小鞋要用脚尖走路,也不方便。(示范)还是让我们穿上自己的鞋吧。穿上自己的鞋怎么样啊?
三、猜脚印、排队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脚印(出示爸爸妈妈和宝宝的脚印),看看这些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啊?我们来猜猜这是谁的脚印啊?谁愿意把这些脚印排排队呢?(请一名幼儿上来排)(引导幼儿排列)
师:你是怎么排的呀?除了这样排,还可以怎么排呀?他是怎么排的呢?
小结:你们真棒,想出了两种方法。从小到大排和从大到小排。
四、延伸
师:现在请你想一想,你们的小脚还会长大吗?会长到多大呢?
小结:是啊,你们会长大,小脚也会跟着你们慢慢长大的。你可以把你现在的小脚画下来,保存好。等你读中班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小脚是不是长大了,把它画下来。到了大班,看看小脚是不是又长大一点了,再画一画,比一比,就知道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