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案

时间:2024-11-24 16:47:36
《半截蜡烛》教案(集锦15篇)

《半截蜡烛》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半截蜡烛》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半截蜡烛》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

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三、演一演

1.学习演第一场戏。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6)布置任务。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

(8)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2.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四、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剧本演了演,那么,你能说说剧本和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作业

1.读一读二战的故事

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蜡烛》。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2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一,半截蜡烛,希望对你有帮助!

《半截蜡烛》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理念】

让同学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到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示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难点】

指导同学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2、半截蜡烛

2、读课题,同学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同学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同学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准字音。

⑵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誊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六、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同学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同学用图画和文字表示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半截蜡烛》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

光盘、图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此处隐藏17030个字……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学会合作,提高课堂实效,交流升华。

四、回归文章,课外延伸

1、小节全文:

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小朋友再读。

同学对人物的体验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更丰满了,更深入了;小朋友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小朋友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小朋友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方联系上下文,结合自身的生活,将自身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2、第三课时可让同学扮演课本剧,课前准备好,加深同学体会。

3、续编故事: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假如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假如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给同学自由思维的空间,说话的机会,提高同学的口语能力。

4、作业:

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写的过程,不只仅是训练了小朋友的写作能力,也是小朋友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小朋友个性化体验得到充沛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小朋友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镇定

一吹二端

勇敢

外静内急

机智

《半截蜡烛》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交流)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半截蜡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读剧本,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四、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细读剧本,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一)伯诺德夫人:

(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教师提示:只要能不引起德军怀疑,巧妙熄灭蜡烛,你的朗读处理就都是允许的。]

(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为什么要轻轻吹?

(3)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可回顾前文伯诺德夫人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

(5)尝试表演,评价。

(二)杰克:

(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火来生个火吧。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1)引导思考:杰克的言行巧妙地哪里?

(“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这样才有可能拿走蜡烛。)

(2)揣测心理: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

(3)尝试表演,评价。

(三)杰奎琳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1)引导思考: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语言上,她称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他的虚荣心,“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把拿灯上楼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她特意说是“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避免怀疑;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纯洁无瑕,顿生怜悯之心。)

(2)揣测心理: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尝试表演,评价。

(四)德国军人:(略)

五、小组组合表演

六、拓展想像(任选一题):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像: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阅读交流战争故事。

《《半截蜡烛》教案(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